近日,公司于兴修教授团队硕士研究生朱淼淼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地球科学SCI一区,IF:6.708)发表题为“Qua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hysteresis patterns of monthly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water discharge in karst watersheds”的科研论文。该论文定量分析了流域水沙滞后关系及气候和植被变化对滞后指数变化的影响。
流域水沙关系变化的滞后特性可以反映流域泥沙输移和沉积的特征,但定量揭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复杂的喀斯特地区流域水沙关系滞后现象及其影响机理是一重要科学难题。
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6个典型流域,利用2003-2019年的月径流量和月输沙量观测数据,基于水沙滞后模型法对研究区水沙滞后环路进行了分类,结合比例型滞后指数(HILA)与差分型滞后指数(HInew)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改进差分型滞后指数(HIK),并对流域间水沙滞后程度进行了定量比较,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解耦气候和植被因子对滞后指数(HIK)变化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地貌特征、环境特点及人类活动情况对泥沙输移情况的影响,为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宏观排沙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朱淼淼,公司2020级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作者;其导师于兴修教授为第二作者。该项研究与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的李振炜研究员团队合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3.129179
撰稿:朱淼淼
审稿:吴思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