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公司产品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理学
一级学科名称:地理学
专业代码:0705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地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总体目标是:热爱祖国,遵 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崇高的学术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掌握 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本学科各专业研究方向的特点,具体 的培养目标,如下:
(1)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的自然地理专业人才,要求掌握自然地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研究及实际应用工作。
(2)掌握人文地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状况,能运用新理论与新手段研究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及在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3)系统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水平,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意;熟练掌握相关科研实验技能,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空间分析与应用、遥感监测与调查、地图设 计与应用,以及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研究方向
考虑研究方向的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性和适应性,结合本校的研究优势以及我国科研和经济建设对地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地理学设置的研究方向如下:
1、自然地理学
(1)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开展有关植被保护与恢复、保护区规划与建设、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等应用技术研究。
(2)研究土壤、水体和环境退化与恢复重建的理论及生物工程技术,溶质移动与土壤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的机理与调控技术,环境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研究等。
(3)研究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其与农业和环境的关系、土壤和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与3S技术应用、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及施肥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开发。
2、人文地理学
(1)研究应用人文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有关区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我国及不同层次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探索特定城市与区域在其特定条件下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模式。
(2)主要侧重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域结构体系及旅游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3)研究我国及不同层次区域土地资源及其他农业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新形势下特定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途径与模式。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分析、GIS二次开发、城乡规划与管理、政府决策与市政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数据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等。
(2)研究遥感图像处理、资源环境遥感调查,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遥感建模与反演,利用RS和GIS、GPS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和作物估产等。
(3)研究地理模型的构建理论与方法,以及数学模型在地学中的应用等。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经校批准可延迟半年至一年毕业。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8学分、专业方向课4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见下表。
地理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 体系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时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 |
考 核 方 式 |
备 注 (开课单位) |
必 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0A00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集团统一开设 |
0000A0015 |
自然辩证法 |
1 |
18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0000A0004 |
第一外国语 |
4 |
108 |
1, 2 |
讲授 |
考试 |
一级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 |
0705B0001 |
现代地理学研究进展 |
3 |
54 |
1 |
讲授 |
考试 |
|
0705B0002 |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
2 |
36 |
1 |
讲授 |
考试 |
0705B0003 |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2 |
36 |
1 |
讲授、上机 |
考试 |
0705B0004 |
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
1 |
18 |
1 |
讲授 |
考试 |
二级学科专业课 (研究方向课) |
人文地理学 |
0705C0017 |
人文地理学理论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
0705C0016 |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
2 |
36 |
1 |
讲授、训练 |
论文、考试 |
自然地理学 |
0705C0001 |
植物地理学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C0005 |
土壤地理学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0705C0018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C0014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选 修 |
综合素质课 |
0000D0004 |
管理沟通 |
1 |
36 |
1,2 |
讲授 |
考试 |
集团统一开设 |
0000D0002 |
管理公文与申论写作指导 |
1 |
36 |
1,2 |
讲授 |
考试 |
0000D00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 |
36 |
1,2 |
讲授 |
考试 |
跨学科选修课 |
0705D0001 |
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 |
3 |
54 |
3 |
讲授 |
考查 |
|
本科课程选修课 |
0705E0001 |
自然地理学 |
0 |
54 |
1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
0705E0002 |
人文地理学 |
0 |
54 |
1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03 |
地图学或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0 |
54 |
1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04 |
遥感导论 |
0 |
54 |
1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专业选修课 |
0705E0008 |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
2 |
36 |
1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
0705E0009 |
环境地理学 |
2 |
36 |
1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0 |
区域评价与规划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1 |
保护生物学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2 |
地理环境分析方法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3 |
城市与区域规划原理及案例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4 |
城市与区域系统模型 |
2 |
36 |
3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5 |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6 |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7 |
现代旅游学理论研究 |
2 |
36 |
3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8 |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研究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19 |
文化地理学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0 |
历史地理学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1 |
中国文化地理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2 |
土地规划理论与案例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3 |
土地经济学 |
2 |
36 |
3 |
讲授、讨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5 |
GPS原理与应用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6 |
GIS开发与应用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7 |
空间分析方法 |
2 |
36 |
1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8 |
WEB GIS原理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E0029 |
程序设计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E0030 |
遥感图像处理 |
2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补 修 |
补修课 |
0705G1201 |
自然地理学 |
0 |
36 |
2 |
讲授 |
考试 |
|
0705G1202 |
人文地理学 |
0 |
36 |
2 |
讲授 |
考试 |
0705G1203 |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0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G1204 |
遥感导论 |
0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0705G1205 |
地图学 |
0 |
36 |
2 |
讲授、上机 |
论文、考试 |
|
|
|
|
|
|
|
|
|
|
|
|
六、培养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管理实践、社会调查与实践及学术活动等。
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须参加实践性教学科研活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和内容:至少 作一次学术报告;至少参加一次课程学习以外的学术会议;参加实验室建设和导师课题研究;结合专业课程,承担相关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包括参加指导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验辅导或承担一门课的课件制作和辅导等)。自然地理学专业需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以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 硕士生野外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时间两周左右,根据研究方向由导师自主安排。实践环节合格者记2学分。
七、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在导师的指导、督促下进行,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导师的指导作用。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员工独立解决学位工作中的有关理论与技术问题,鼓励研究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4、提倡师生间教学相长及研究生间的交流,研究生须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等学术活动,以利提高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
5、研究生须在导师的指导安排下,参加有关课题研究。科研中注重实验技能和综合、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加强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和生活管理,导师既要教书又要教人;研究生必须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公益活动,认真进行体育锻炼;
7、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BEVITOR伟德授予学位工作细则》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要求,严格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程序。论文成绩按《BEVITOR伟德研究论文评阅方案》计分评定。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地理学研究进展
[课程内容]
现代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 和地理信息科学多个领域。现代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及区域响应、资源保障与生态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 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积极地贡献。
开设《现代地理学研究进展》课程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当前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获取现代地理学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现代化的研究技术, 对当前地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较全面的掌握现代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从而扩老员工的知识面,增强员工利用所学知识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地理学概述。包括地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基本理论,现代地理学发展及其前沿领域。
第二章 现代地理学学科体系。包括现代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相关学科组成,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
第三章 自然地理学研究进展。包括植物、土壤、水文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研究,区域发展研究,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 环境科学。包括当前环境科学研究方向和领域,区域生态规划,新型污水处方法和理论,生态环境建设。
第六章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包括地理信息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3S(RS、GPS、GIS)技术发展与应用,空间数据可视化与“数字地球”技术。
第七章 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势。包括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实践,现代地理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与人才培养。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讲授
学时安排:讲授36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体系有较全面的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地理学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地 球信息科学当前最新的研究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现代地理学所运用的新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在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上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能够独立撰写该研究 方向的课程论文。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Virginia Gewin:Mapping opportunities.Nature(2004).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进展》,科学出版社,2008。
3. 龚健雅,杜道生:《当代地理信息技术》,科学出版社,2004。
4.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坂本英夫,浜谷正人(杨慧敏等译):《现代人文地理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
6. 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测绘出版社,1995。
7. 承继成:《数字地球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
8.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朱颜明等:《环境地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
[课程名称]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课程内容]
数学方法在现代地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方法类型多种多样,涉及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统科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在本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时限制,选择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 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及其类型、数据整理和基本统计指标。
(2)地理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地统计分析。
(3)线性规划方法 线性规划问题、模型建立和单纯形法求解。
(4)多目标规划方法 多目标规划问题、模型建立和单纯形法求解。
(5)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6)AHP决策分析方法 模型的建立,求解及其应用。
(7)模糊数学方法 模糊数学基础简介、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其应用。
(8)灰色系统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灰色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9)分形理论及其应用 分形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统计分析方法部分涉及多种统计方法,应用面广,将安排相关应用软件上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必读书目:
1.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参考书:
1. 秦耀成:《区域系统模型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地理学及相关学科近期期刊。
[课程名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课程内容]
RS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的物理基础,包括电磁波特性、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大气窗口的概念、地物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地物的热辐射、地物与微波的作用机理;遥感平台,包括主要的气象、海洋和陆地卫星等;遥感的图像处理,包括图像 增强,遥感几何校正,图像变换;遥感影像分类,包括监督和非监督分类;遥感应用。
GIS课程内容主要包括GIS的科学定义、空间数据的基础、空间关系和空间对象的表达、空间数据结构和类型、空间数据的获取和质量控制、空间数据的处理及空间分析原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和制图等;要求员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具有应用ArcGIS软件从事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与管理、处理、分析和图形创造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程为辅。课堂教授主要让员工掌握遥感及GIS的基本原理,上机实验课程主要让员工加强课堂内容的理解及Erdas imagine、ArcGIS软件的操作。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1. 梅安新:《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 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周成虎,骆剑承:《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 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胡鹏等:《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课程名称]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产生、形成、发展的演变规律,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数千年来人类为了探寻其规律,创造了该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近30多 年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巨大的进步。地理学研究方法大致上包括观察、分析、表述的方法。地理学的观察在宏观与微观上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分析中已能做 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建立了数理系统。在表述中,一系列要素的规律和地域的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地理学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得到极大改善;而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则标志着认识的飞跃和学科水平的提高。
本课程将结合现代地理学发展,讲授目前地理学所研究基础问题与前沿问题,综述研究这些问题常用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培养员工通过提出地理学科学问题以及使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小论文评述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吴传均,刘昌明,吴履平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地理学报等。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理论
[课程内容]
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人文地理学分支甚多,既包括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学等分支,也包括政治地理、人口地理和社会文化地理等。本课程主要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思 想、核心理论、主要学术思想的演变等,着重介绍人地关系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现代化,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主要理论思想。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小论文评述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王思涌:《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吴传均:《人文地理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 鲍觉民:《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
4.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 阿•德芒戎(法)(著):葛以德(译)《人文地理学问题》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3。
6. 赵荣,李同升:《陕西文化景观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名称]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
人文地理学被称为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且包含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 语言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因此,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有自身的特点。本课程主要介绍人文地理 学的研究方法,引导硕士生经历本领域从事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研究项目规划、选题聚焦以及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运用,特别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介入人 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生具有初步的相对独立的研究能力。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小论文评述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周尚意:《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
2. 过宝兴:《地理调查研究方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06月。
3. 蔡运龙,叶超,陈彦光等:《地理学方法论》,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 基钦,泰特,蔡建辉:《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商务印书馆,2007年1月。
5. 陈彦光:《地理数学方法:基础和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
[课程内容]
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个体,种群, 群落, 植被系统乃至景观层次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研究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植物地理学者强烈关注保护和恢复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将从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变的角度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课程重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是研究濒危物种和关键生境的保护, 并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有效的服务. 在大尺度范围内,全球变化是生态地理研究的最热门的领域,本课程重点介绍物种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同时,本课程强调植物地理学直接为农林牧生产活动提供指导, 比如:优良植物品种引种与培育、外来物种的入侵的有效防止、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复合农业与林业的管理实践、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等等。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野外实习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E.O. Box: Vegetation science in forestry—Global perspective based on forest ecosystem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95.
2. 宋永昌:《植被生态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 Fujiwara K (1987): Aims and methods of phytosociology or “vegetation science”. In:Plant ecology and taxonomy to the memory of Dr. Satoshi Nakanishi, pp. 607-628. Kobe Geobotanical Society, Kobe.2005.
5.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中国森林出版社,2000。
6. 吴征镒:《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7. 周广胜,王玉辉:《全球生态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课程名称]土壤地理学
[课程内容]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土壤基本性质和组成,土壤形成过程和规律,土壤分类系统和分布规律,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改良,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资源保护与评价,现代新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运用。
[教学方式]
讲授、试验、野外考察。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李天杰主编:《土壤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朱鹤健主编:《土壤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 熊毅主编:《中国土壤》,科学出版社,1987。
4. 张凤荣主编:《土壤地理学》,农业出版社,2002。
5. 龚子同主编:《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1999。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
[课程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是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随着地球空间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测绘、规划、资源管理、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开设《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和发展,较全面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地 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和常见应用的方法,具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问题分析和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能力。
主要内容如下:
第八章 概论。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和发展概况。
第九章 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结构。包括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的常用数据格式、结构及其存储和表达方式。
第十章 空间数据的获取和质量控制。包括GIS常用数据源,空间数据的地理参照系和地图投影以及空间数据的采集获取和质量评价
第十一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表达方式,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坐标变换、投影变换和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十二章 空间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管理模式,数据库模型及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 空间分析和分析模型。包括空间数据的查询,空间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叠置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网络分析,地形分析及数字地面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
第十四章 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和制图。包括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常用形式和方法,地图的符号和符号化,专题地图和专题信息,电子地图。
第八章3S集成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相互集成与应用。
第九章GIS在资环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包括GIS应用的特点,GIS主要应用对象,以及GIS在资源管理、灾害防治和城市建设等多领域的应用介绍。
上机操作内容:熟练掌握ArcGIS桌面软件及其应用,包括空间数据的创建、输入输出,数据格式转换,投影信息的加载和转换,属性数据的查询和处理, 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邻域分析以及其他常用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讲授与上机相结合
学时安排:讲授20学时,上机16学时
1、 课程学习达到的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式和方法,能熟练地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并能运用ArcGIS软件独立制作各类地图。
2、 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与考试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王新生,王红,朱超平:《ArcGIS软件操作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 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3. 程雄,王红:《GIS软件应用——ARC/INFO 软件操作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
[课程名称]遥感技术与应用
[课程内容]
开设《遥感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世界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沿,学习如何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 术等方法和通过常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实现对遥感图像的信息处理与应用,从而扩老员工的知识面和增强员工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如下:
一、 航空航天遥感意义
二、 航空航天遥感传感器及种类
三、 遥感信息传输与预处理
四、 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五、 雷达干涉摄影测量
六、 流行病与健康
七、 资源与环境遥感
八、 海洋遥感
九、 光学遥感影像几何定位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演练相结合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 陈晓玲:《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 孙家抦,舒宁,关泽群:《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测绘出版社,1997。
3、 梅安新:《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4、 汤国安:《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5、 王桥:《环境遥感》,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6、 浦瑞良,宫鹏:《高光谱遥感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7、 赵文吉:《遥感影像处理专题及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